【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24)】焦村:“稻虾经济”激活特色产业
1
从南京归隐焦村的“女农夫”
稻在水中生,虾在稻下游,虾粪促稻长,稻草助虾肥。炎炎夏日,记者一行在黄山区焦村镇五丰源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卷。
基地的主人陈贞是一位70后女能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初中毕业的陈贞来到南京闯荡,从路边拎篮子卖菜做起,经过20多年的拼搏,凭着山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南京闯出了一片天地,成立了“壹江水”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在南京郊区建起千亩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全国第一批稻虾共养在江苏发展得很成功,陈贞在这一行业深耕了5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学到了水产特种养殖技术,凭着诚信经营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
然而就在此时,她做出一个决定——返乡创业。“家乡水这么好,我就想尝试养出在环境检测和水体检测方面都能达标的有机龙虾。” 2016年11月,陈贞回到家乡,当年底注册成立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农田1000多亩,建立起自己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专业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稻虾共养,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之路。目前合作社联系农户300多户。
2
“稻虾共生”的种养新模式
“稻虾共生”“稻蟹共生”,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种养新模式,能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昆虫资源以及其它物质资源更加充分地被虾、蟹所利用。
“稻虾共生”“稻蟹共生”的经济效益是常规种植的五倍以上,稻田不施农药,既能提高虾、蟹的产量,又能提高稻米的质量,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体系。这种新的种养模式能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前景广阔。
陈贞的稻渔基地位于章村、龙源和陈村,涉及五个村民组。一开始,陈贞从江苏调龙虾种苗,成活率只能达到50%,于是她自己做试验育种苗,几经失败遭受几十万元的损失后终于育种成功。“我在这边租田,就是想改变农村没人种田的现状,不仅拉动田地租价,也解决部分就业。”陈贞说。去年,合作社修整改造千亩农田,修筑农田道路,新建50吨冷冻库;实行统一集中生产管理,常年雇用当地农民32人,农忙季节再雇用短期农民工,今年上半年支付临时工工资达10余万元。
振兴乡村人心齐,不用扬鞭自奋蹄。原先在外做工程的村民李立志看到陈贞龙虾养得好,2018年租了100亩农田,跟着陈贞养龙虾。“我投入30多万元,投放8000多斤虾苗,请了两个人打草、投食,虾子成熟后由陈总统一介绍销售渠道,销售不用愁。”42岁的村民黄方原来在杭州做物流,考虑回来可以照顾家里老小,去年他也跟陈贞一起养虾,还带动了三户低保户就业。
3
发展生态农业的“慢城焦村”
焦村土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曾是黄山区的大粮仓。近年来因单一种粮效益低,加上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部分良田被抛荒。
如何防止农田荒芜,并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是当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课题。焦村镇副镇长汪蕾说:“整个焦村镇无工业污染源,具有发展生态种养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发展种养结合是当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
为鼓励大户流转抛荒地,黄山区还制定了抛荒地改造扶持政策,农业部门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流转土地有补贴,种粮大户秸秆回收有补助,如今返乡种田的人比前几年增加不少,乡村人气渐旺。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展示美丽乡村成果,促进全域旅游大发展,焦村镇已连续四年举办西黄山龙虾美食节,游客在此享受垂钓、品尝美味,反响很好。
筑巢引凤。在陈贞等人的种养示范带动下,焦村镇种养面积已从千余亩扩大到近3000亩,通过打造品牌,电商运营推动销售,带动其他村的现代农业模式迅速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焦村镇党委书记吴桂枝表示,乡村的发展,要有产业要有人,即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焦村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同时,正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养殖带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旅游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打响“黄山西门,慢城焦村”旅游品牌,使乡村产业更兴、人气更旺、发展更和谐。
能人带头、调整结构、政策扶持、双向流动。近年来,焦村镇着力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传统单一的农业模式,大力培植特色生态农业,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农业创新力,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摸索出一条新路。
——瓜子铺语录
题字:姬臣
策划 :瓜子铺工作室
文字:吴玉莲 王士哲 程向阳
图视:王士哲 程向阳
制作: 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胡晓苗 责任编辑:程向阳二审:徐海生 终审:黄建敏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⑱】龙山果蔬村:力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